“5G+万物互联”全国优秀融媒体作品展评

WechatIMG149g.png


专题背景

在AI和5G双重技术红利下,视频生产和传输效率极大提高,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影像发展迅猛,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表达方式。城市形象的主体是人,这种基于个人视角的普通人的生活记录和分享平台,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新动力。为了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集纳中国“摄影音”,讲述中国好故事,宁波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5G+万物互联”——全国优秀融媒体作品展评活动,面向全国征集视频、影像类作品。活动于2020年9月21日启动,截止到2020年11月25日,共征集到近7000余份投稿。

本次活动的评委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摄影师、纪录片导演王久良,互联网纪录片平台“篝火故事”创办人常河,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戚颢,《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李波(排名不分先后)组成。经过投票评选,最终有20件作品入选本次展评,其中视频作品18件,摄影作品2件。2020年12月23日,《中国摄影》杂志在新媒体平台公布了最终入选作品。


融媒体时代已经起跑,你出发了吗?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媒体融合的舞台已经悄然成型,静待有心之人登台表演。


视频类入展作品展示


作品名:《out-in》 

编创指导:贾方  导演:张茅萍  编剧:张茅萍  摄影:董书昀  美术指导:贾方  后期:张茅萍、董书昀
作品简介:
当我们把纷繁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看作是一片神经网络,置身其中的人们,无疑是神经元的电流交汇。我们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行走,如蚂蚁走兽一般,步履匆匆,熙熙攘攘。然而当把宏观的世界微缩,每个人的心中,又都是一个独自的世界。这样一个嘈杂、吵闹、多变的外部世界,在“我”的大脑中,又会形成怎样情绪波动?

相关采访:

贾方:媒介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


作品名:《鱼上山》

作者:余乐晴
作品简介:
这是一张独特的视频唱片,交织着作者关于父亲的记忆。
作者的父亲是一位陶艺人,常年一个人在山上做着他的陶瓷事业,因从小与父亲少有见面的机会,作者与父亲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远。这部片子重新回顾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唱片机的唱针划过去的沟壑,播放的是两代人既分歧又共鸣的声音。这并非是要填平代沟,而是一次寻找平衡和沟通方式的努力。

作品名:《放牛班的春天》

作者:赵明、徐杰
作品简介:

在有着1700年历史的广东肇庆德庆县官圩镇的金林村中,藏着一家开在祠堂里的村办幼儿园。年近70岁的园长兼音乐老师伦美兰,用一架老旧的脚踏风琴,自己编曲编舞,近50年来一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的成长。

相关采访:

赵明:生活的细节就是故事的质感


作品名:《 盛夏的果实》

作者:赵明、刘威、任磊斌
作品简介:
广东湛江廉江市河唇镇是粤西“百果之乡”,种植番石榴、红杨桃、荔枝、黄皮等多种水果。当地果农每日从河唇出发,坐火车去广西玉林卖果,他们被称为黎湛线上的“担担军”。今年是“担担军”十婆卖果的第30个年头,依靠卖果供3个孩子读完书,她说:“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希望我们的后代不再挑担子。”

作品名:《东北矿坑里的飞驰人生》 

作者:吕萌
作品简介:
辽宁阜新曾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和发电厂,但是到2001年,它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该片讲述了纵横数公里、深达百余米的废弃矿坑被改建成赛车场的故事,折射出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历程。

相关采访:

吕萌:保持对外界的观察和敏感


作品名:《看戏》 

作者:陈蕾
作品简介:
绵竹姊妹花川剧团,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新福音堂。剧团自2012年成立起,几乎每天都给周边的居民演出。剧团的所有团员,都携家带口直接住在紧挨在戏台旁距离不到二十米的矮房里。十来块钱一张戏票,台下每天都坐着上百号观众。小人物的乐活其实承续着大时代的文化脉络。

作品名:《一场精神孤岛拯救行动》 

导演:夏鹏程  摄影:夏鹏程 吕波 朱逸夫  剪辑:朱逸夫  制片:曾昭明 周娜  监制:吴曙良 马俊岩

作品简介: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万德镇是楚雄最偏僻的山区,在这里,精神疾病人群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社会的边缘。两年中,正心社会服务中心的工作团队在武定县的群山间寻访精神疾病成员家庭,再根据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展开了一场精神孤岛拯救行动。

作品名:《远方来的主人》 

作者:冯志斌、孙作兰

作品简介:
故乡是什么?是出生的地方,是生活的地方,或是终老的地方,也许并不重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求生存,求发展,繁衍子嗣,追求幸福,这是人性,是时代;这些汇聚在一起,便是乡情。该片讲述了农人老李和乡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离开甘肃临夏到新疆谋生,通过努力获得了想要的生活的故事。这是西部开发的时代命题,也是脱贫攻坚的点滴细节。
 

作品名:《娜仁托雅》 

作者:孙茂新、冯星皓
作品简介: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该片记录了这支草原游牧民族最后的记忆,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那些被抖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布里亚特蒙古族所特有的气息、味道与生活方式;去探寻一代代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其背后古老的游牧生活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作品名:《光》 
作者:赵伯祚
作品简介:
世界若关上了灯,教育就是唯一的光。
2020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街头停止了喧哗,校园没有了朗朗书声,世界都按下了暂停键。与此同时还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全力以赴,他们虽然没有“白衣为甲”冲上前线,但却坚守在云端的课堂上点亮爱的灯塔,传播希望与光明。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732万人,在疫情期间通过在线教学,满足了2.8亿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谨以此片致敬2020年的中国网课老师。

相关采访:

赵伯祚:拍出爆款商业影视广告的“秘笈”


作品名:《战疫65天》 

作者:吕宏科
作品简介:
从2020年的1月27日出征到2020年3月31日凯旋,北京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10名队员在武汉奋战了65天。
疫情终会过去,记忆不会消失。

作品名:《夏天》 

作者:和威
作品简介:
这是一篇对夏天的生活随笔。夏天里有阳光,有大海,有草原上的暴雨,有河面上的夕阳,有惊喜也有意外,哪怕这是最好的一个夏天,哪怕我们对夏天恋恋不舍,但依然要说:Goodbye Summer。

作品名:《建桥鲁班 创造奇迹》 

作者:罗京新
作品简介: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桥全长16.34公里,全桥混凝土用量280万立方米,用钢总量120万吨,创世界建桥工程史钢材用量之最。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具有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据统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最大浪高约9.69米,曾被称为“建桥禁区”。这座大桥的修建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作品名:《精神游牧》 
作者:张胜彬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记录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赵培智在新疆克什米尔地区采风写生创作的纪录片,也是一次对艺术创作的礼赞。

作品名:《弄潮儿》 

作者:陆连宇、郭锦鹏、李润宇
作品简介:
穿过老街,聆听深巷里的吆喝,品味名扬四海的潮汕美食,领略古建筑与新时代的交融,感受潮汕人民热诚的信仰之心,这就是潮州——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立于当代潮头的地方。

作品名:《方城记》 

作者:黄友聘
作品简介:
大方,是贵州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油杉河、小屯梯田、宣慰府、新民路的洋芋、六龙镇的豆干......这是每一个大方人烙在心底不变的方城记忆;新农村建设、修通铁路、脱贫攻坚......熟悉的方城正欣欣向荣地发展着。这是热闹又宁静的小城大方,是陌生又亲切的故乡。

作品名:《宁波24小时》 

作者:崔丽君
作品简介:
该片汇集了宁波最具特色的山海风景、城市风光,以及各种美好的生活小瞬间,通过以24小时的方式展现宁波的美好。 

作品名:《青年北仑 联动世界》 

作者:邱艳、胡银杰、张涵皓
作品简介:
城市,因数字而美好,更因科技而联动世界。
该片围绕着炫酷的宁波舟山港智慧化核心港区展开,镜头对向吉利汽车、申洲集团等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硬核;视频以强烈的工业风,展现了5G互联的时代中,宁波北仑港口和临港产业的革新与蜕变,以及人文荟萃的城市脉动。


摄影类入展作品展示



201217172054a248baf105a684.jpg



作品名:《一个女人和她的养鸡场》 
作者:董士阳
作品简介:
李冬梅是锦州市董家沟村的一个普通女人,丈夫在市里打工,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但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还要上大学,家里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有点让她吃不消,2014年她决定承包村里的一块荒山林地,创办养鸡场。尽管鸡场的辛苦超出了她的想象,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下去。在村里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她开始在“抖音”、“快手”、“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做直播销售,目前在“抖音”和“快手”上的粉丝都达到上万人,付出终有回报,她的鸡场从一次养殖几百只到现在一次养殖3000多只,收入也有可观的回报,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亮堂。







作品名:《岛》 
作者:侯亮
作品简介:
十年前,福州对五区八县的重新规划给这座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岛上的旅游业与房地产开发使得整个岛屿的景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资本的进入似乎给岛屿发展带来可贵的机遇;同时,那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俗也随着时间慢慢远去,或许它们只留存在回忆和照片中。
在岛上长大的两位年轻女性眼中,生活依然是艰辛而困苦的,贯穿着各种曲折,从小到大,从家庭到社会,成长的困惑、生活的艰难、家庭的不幸,彼此种种在她们的日常中起伏交叠。

相关采访:

侯亮:摄影疗愈了我的内心